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清华大学教授刘明明为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供图、供稿:盛尧 编辑:于洁莹

2025年10月30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及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邀请,清华大学外文系长聘副教授刘明明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都”:从甚至到总括》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汪昌松副教授主持,刘芳教授、纪悦副教授及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参与了本次讲座。

图片1.png

刘教授指出,“都”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总括”、“甚至”、“已经”三个义项。传统观点认为其中的“总括”义项等价于全称量化,也有研究将上述观点推广至“甚至”与“已经”,认为“都”统一表全称量化。也即,认为“都”所限定的事物没有例外地发生句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或具有句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然而,研究发现,上述观点存在着“不能正确刻画‘甚至’义”、“难以处理‘都’字句全称量化的多样性”、“无法刻画‘都’的语用”三方面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刘教授在英语对“even”一词的研究中得到启发,认为汉语中的“都”同样具有焦点敏感性、预设性、量级性特点,并从“甚至”义项出发,指出“都”字句断言内容为句子本身,预设内容为“与‘都’字结合的句子蕴含当前问题下的所有命题”,或“与相关选项集合中的其他命题相比可能性更弱”。这一视角具有创新性,能够更好的解答“都”字句中存在的语义及语用问题。

图片2.png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刘教授为理论细节补充了更多详实的例证,和同学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刘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地阐释了形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7e524391c1ba3915f2b4b2289596100.jpg

(审核:赵满、徐嘉)